大學生調研太平天國歷史:從歷史深處汲取前行力量
近日,幾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大學生組成的調研小組完成了一項關于太平天國歷史的專題調研。通過查閱史料、走訪歷史遺跡、開展小組研討,同學們在回溯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深刻感悟農民運動的興衰得失,也收獲了屬于青年一代的歷史啟示。
圖為同學觀看太平天國相關圖片及史物。
調研中,同學們聚焦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面向:一方面,運動中提出的《天朝田畝制度》寄托了農民對“均田免賦”的樸素向往,《資政新篇》展現出學習西方、革新圖強的探索精神,這些都讓大家看到近代中國人民對理想社會的執著追求;另一方面,同學們也深入分析了運動失敗的關鍵原因——定都天京后統治集團的腐化內訌、宗教迷信對理性決策的干擾、戰略布局的失當等,尤其是“天京事變”所暴露的內部矛盾,讓大家直觀感受到“團結”二字對事業成敗的重要性。
圖為同學聽導游講解資政新篇。
“以前在課本上學習這段歷史,更多是記住時間線和關鍵事件,這次調研讓我們真正走進了歷史細節。”調研小組成員小李說,“太平天國的興衰告訴我們,任何理想的實現,都離不開清醒的自我認知、堅定的初心和科學的方法,這對我們當代大學生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提醒。”
談及調研的意義,同學們表示,歷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教科書。通過梳理太平天國運動的經驗教訓,更能理解“以史為鑒”的深刻內涵——無論是學習科研還是未來步入社會,都需要堅守初心、拒絕浮躁,學會團結協作、理性規劃。
圖為同學觀看太平天國將士的行軍路線。
圖為同學觀看對太平天國的評價
此次調研雖規模不大,卻展現了青年學子對歷史的敬畏與思考。正如同學們在調研報告中所寫:“站在新的時代坐標上回望過去,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住歷史,更是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讓青春在正確的方向上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