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5 日- 8 月 2 日,無錫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氣象探尋實踐項目赴興化市氣象臺,開展以 “基層氣象實踐,精準服務助農安” 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成員通過 “崗前學習 + 崗位實踐 + 調研科普” 的遞進式實踐形式,系統掌握基層氣象業務全鏈條技能,推動氣象服務與民生需求精準對接,為筑牢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防線貢獻青春力量。
圖|項目成員在興化市氣象臺的合影
活動前期,項目成員與興化市氣象臺工作人員成功對接,開啟實踐籌備工作。氣象臺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基層氣象業務 “監測 - 預報 - 服務” 的完整流程,明確實踐任務需覆蓋業務全鏈條,并著重強調興化作為農業大市的特點,要求氣象服務必須緊密貼合當地農事需求。當日下午,團隊聚焦專業知識儲備,系統學習《地面氣象觀測規范》,重點研讀自動氣象站觀測原理,精準標注數據采集 “三性” 要求 —— 代表性、準確性和比較性;在安全規范學習中,特別記錄雷暴天氣戶外作業應急撤離流程,為實操安全筑牢防線。
圖|項目成員在氣象臺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基礎學習
圖|項目成員獨自查看相關預報
為了對相關測量設備及測量數據進行更深入的了解,項目成員對百葉箱,量雨桶等設備進行了更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在相關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數據的監測和設備的清潔,確保溫濕度等數據精準采集,保障降水監測準確。同步復習設備檢測操作要點,讓 “理論扎根實際” 的認知不斷深化。
圖|項目成員對相關設備進行檢查與清潔
為了讓基礎群眾對《基礎氣象知識》和《氣象災害防御》擁有更深入的了解,項目成員采取室外調查和入戶走訪的形式,并提前與采訪對象溝通,合理規劃采訪路線。在采訪過程中,項目成員以興化本地方言與本地百姓溝通,確保溝通更有效,更直接。并發放調研問卷,對相關問題更直接的記錄。經過實地探訪與問卷調研,大部分青年群體通過手機等電子產品查看天氣,并只關心是否對出行有影響。
圖|項目成員入戶走訪的照片
此次暑期實踐,無錫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氣象探尋實踐項目通過多種方式,用青春力量架起氣象服務與民生需求的橋梁,為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與農業安全貢獻了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