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青年發展規劃號召,全面落實新時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進一步強化青少年心理韌性、提升安全自護能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長安大學赴河南鄭州“三行尋暖意·青春心向陽”暑期社會實踐隊于7月20日至7月27日在指導老師楊偉、李曄、王啟慧的帶領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活動期間,實踐隊深入鄭州養老機構、文博場館、紅色地標、文創園區等地,以志愿服務、實地訪談、史料研習、微團課錄制等多元方式,開展解壓行、調研行、志愿行三大行動。
圖為實踐隊員在學院樓前合照
實踐團隊來到惠濟頤和養老院開展志愿服務,以青春溫情,叩響養老心理關懷之門。在養老院負責人的協助配合下下,實踐隊員們通過與老人合作進行簡單小游戲,鍛煉老人思維能力,并拉近彼此距離。隨后,實踐隊員向老人科普心理小貼士,強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和老人一起做壓力緩解操。此趟頤和養老院之行,實踐隊員以傾聽共情為錨,用正向鼓勵作帆,傳遞溫暖力量,同時深刻領悟到心理健康服務在養老領域的重要性。
圖為實踐隊與養老院工作人員交流
圖為實踐隊員與老人玩益智拼圖
為汲取奮進力量,實踐隊員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二七紀念堂——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舊址,通過參觀感悟厚重的歷史記憶,深入領會“二七精神”中團結、斗爭與奉獻的內涵精髓。在中原英烈紀念館內,實踐隊員們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深深感動。他們凝望舊物,仿佛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偉大傳承。默哀、鞠躬、獻花,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英烈的無限敬仰。這次經歷在隊員們心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種子,激勵他們以英雄為榜樣,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圖為實踐隊員討論革命歷史
圖為實踐隊員為英烈獻花
在鄭州開展的心理健康調研活動中,實踐團隊深入不同場所傾聽青少年群體的聲音。二七廣場周邊,隊員們通過一張張問卷,真切地讀懂了青少年的心聲,深刻體會到,關注心理健康,既要運用專業知識搭建橋梁,更需以真誠之心貼近心靈,這正是青年學子參與社會服務的核心價值。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研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研
在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團隊開展了實地調研與訪談。隊員們與青少年、大學生等不同人群深入交流,細致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主要壓力來源及情緒調節方式,并認真做好記錄。同時,團隊自發組織起來,為園區內辛勞工作的工人送去飲用水,用樸實的行動傳遞關懷與溫暖,切實拉近了與社會基層的距離。
圖為實踐隊員向環衛工人遞上礦泉水
圖為實踐隊員與店員訪談交流
文脈賡續,鑄就自信。實踐團隊走進鄭州美術館,筆觸間的澎湃激情、色彩里的信仰力量,生動詮釋了藝術如何記錄時代、傳承精神,而青春的創造力,正是文化延續的鮮活力量。實踐團隊最后走進鄭州黃河文化公園,黃河奔涌如萬馬奔騰,仰望著炎黃二帝塑像,隊員們明白了“黃河寧,天下平”的深層內涵。從畫筆到河脈,文化自信既要從藝術中汲取審美力量,更要從母親河的磅礴中筑牢精神根基,唯有將多元文化養分融入血脈,才能讓青春在傳承中更有厚度。
圖為實踐隊員為小朋友講解文藝作品
圖為實踐隊員錄制團課
此次鄭州之行,實踐隊以多元實踐織就暖心網絡,以陪伴傳遞溫情,筑牢養老志愿行根基;用腳步丈量實情,深化基層調研行成效;借藝術自然療愈,探索心靈解壓行新徑,既踐行了心理健康服務的初心,更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厚植情懷。未來,團隊將帶著收獲繼續探索,讓青春力量在服務社會中持續綻放,為未來續寫更多溫暖篇章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