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火燃希望,“硅”心筑未來。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響應國家鄉村教育振興號召,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的重要論述,2025年8月2日至11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鋅”火相傳小小化學家“硅”心同行赴濟寧社會實踐團一行6人,在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韓崗鎮西大屯村開展了為期10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伊始,團隊深入西大屯村進行家訪,近距離了解當地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家庭環境。通過與家長的真誠溝通,團隊精準掌握了孩子們的學習需求,為后續高質量課程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贏得了家長們的廣泛信任與支持。
圖為 實踐團成員來到孩子們的家中進行家訪。高嘉璐 供圖
支教期間,團隊緊緊圍繞“化學知識傳播,五育并舉育人”的核心,創新打造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課程。他們充分發揮“鋅”火相傳小小化學家社團特色,將每日至少一場的化學趣味實驗貫穿始終:“火焰掌”炫酷的燃燒現象與消防知識講解緊密結合,寓教于樂;“維C密信”以孩子們喜愛的動漫為引,生動揭示了化學的奧秘,令孩子們驚嘆連連。

圖為 實踐隊員帶領孩子們進行“油浴花海”化學實驗。王雪晴 供圖
同時,團隊還創新設計了“一顆種子的奇幻漂流日記”農業科普課程,以花生種子生長歷程為主線傳播農業知識,通過趣味謎語等方式激發孩子們對農業的興趣,課堂氣氛熱烈活躍。英語課上,團隊創新融合本土文化與現代教育,通過“Hello, I’m a panda. Do you like me?”等趣味對話激發興趣。禮儀課中巧妙引入“仁、義、禮、智、信”雙語教學,使孩子們在語言學習中感悟中華倫理精髓。團隊成員深入濟寧當地文化,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濟寧文化之旅”課堂,隊員手持“佛教行子孔師先”書法卷軸,講述濟寧作為孔子故里的歷史文脈,從儒家“溫良”品格到梁山地域文化,引導少年在古今對話中樹立文化自信。

圖為 實踐隊員帶領孩子們進行禮儀文明宣誓。高嘉璐 供圖
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極大地喚起了孩子們對化學和科學的濃厚興趣與探索熱情,更有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本次實踐聚焦鄉村教育幫扶,充分發揮農科院校化學學科專業優勢,通過精心設計的科普課程與實踐活動,致力于為深山學子拓寬視野、點燃科學夢想,以實際行動為當地鄉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為期十天的支教實踐圓滿落幕,青島農業大學“硅”心同行赴濟寧實踐團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通過20余節涵蓋化學科普、英語啟蒙、文化傳承、安全教育的多元課程,團隊為西大屯村三十余名孩子點燃科學星火、厚植家國情懷。隊員們深刻體悟到鄉村振興中教育“扶志”與“扶智”的深遠意義,更在孩子們求知的眼神中收獲了無價的精神滋養。
圖為 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合影留念。高嘉璐 供圖
臨別之際,團隊向梁山縣各級政府、韓崗鎮村委會、西大屯村小學及全體村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感恩其全程的傾力支持與信任托付,更向每一位純真堅韌的學子深深祝福——愿此夏與“鋅”交織的課堂,化作照亮未來的永恒微光。車輪遠去,情留梁山,青年星火不熄,山海終有重逢!(通訊員 王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