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快看!冰塊在吐白霧!”7月11日上午,襄陽市老河口市袁沖鄉紀洪小學教室內突然“炸開了鍋”。武漢學院“大手牽小手”支教隊隊員林宇彬剛把干冰放進熱水盆,80多個孩子一下子圍了上來,小手扒著講臺邊緣,眼睛瞪得圓圓的——這是他們第一次看見“會冒煙的冰塊”。
作為支教隊“用陪伴澆灌成長”系列課程的一環,這堂融合知識講解與趣味實驗的課程,為鄉村教育注入了創新活力。
“原來我們看不見的空氣里,藏著這么多秘密!”課堂伊始,科學小老師林宇彬以“看不見的朋友”為主題,引導孩子們認識空氣: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混合物,包含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成分。他結合生活實例講解空氣的特性——供動物呼吸、形成風吹動樹葉、傳播聲音讓彼此聽見……孩子們紛紛點頭:“難怪每次跑完步都會大口喘氣,原來是在找空氣中的氧氣!”
最讓孩子們興奮的“干冰大爆炸”實驗登場了!小林老師將熱水倒入固態干冰中,瞬間“云霧”升騰,宛如仙境。孩子們瞪大眼睛,看著潔白的霧氣彌漫開來,紛紛伸出小手觸摸這陣陣“仙氣”。在示范并講解實驗原理、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后,小林老師指導孩子們用裝有干冰的吸管瓶沾取泡泡水,倒入熱水后,一個個白色泡泡逐漸鼓起,泡泡掉落在孩子們伸出的小手上,破裂的瞬間,白霧四散,孩子們輪流嘗試,當看到自己親手制造的“霧泡泡”炸開時,他們的臉上也綻開了燦爛的笑容。
支教隊員們并非僅僅“表演”實驗,而是將實踐探究貫穿始終。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們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動手嘗試。在小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逐漸放開手腳,主動參與到實驗中。“鄉村的科學教育資源有限,這次科學課不僅傳遞了知識,更讓孩子們感受到被重視、被鼓勵——這就是我們實踐活動的目標啊!”支教團隊負責人孔令博表示。
作為湖北省“七彩假期”項目的實踐點,紀洪小學成為支教隊踐行教育理念的生動舞臺。“大手牽小手”筑夢支教隊通過“理論+實踐+陪伴”的模式,讓鄉村兒童在動手與互動中建立自信,敢于探索,勇于追夢。當親手實驗成功時,孩子們眼中閃爍的光芒,比任何言語都更動人。這份在互動實踐中滋長的自信與好奇,必將引領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通訊員: 李夢雪 孔令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