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支點人生支教團“虔南星火”分團在江西贛州小密鄉祖彬留守兒童成長樂園的支教活動順利落幕。
融生活入知識,循規律授方法
數學課堂上,各年級老師盡職盡責,教學各有巧思,或以生活實例深入淺出地解釋分數與分數相乘的原理,或妙趣橫生地講解直線相遇問題,或引領學生探究復雜的幾何證明問題。多樣化的教學讓抽象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課堂上時不時傳來恍然大悟的聲音,學生的求知熱情被充分激發,盡顯數學魅力。

圖為張禹田檢查孩子們計算答案

圖為曹一鳴輔導數學作業

圖為姚一林講解數學直線相遇問題
歷史課堂上,彭家鵬老師以“科學探索史”為主線,系統性地梳理化學、物理以及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脈絡,結合關鍵節點與重大成就,為孩子們展現人類突破認知邊界的壯闊歷程。鮮活的案例與生動的講述,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更悄然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種子。

圖為彭家鵬播放航天史視頻
此外,支教團隊還特別安排了勞動教育課,引導孩子們親自動手打掃衛生,在實踐中培養責任意識與協作能力,讓孩子們明白勞動的價值與意義,實現了知識傳授與品格塑造的同步推進。
“小火車”載童心,紀念品藏不舍
午后,老師送孩子們回家的場景格外溫馨。孩子們排成整齊的隊伍,手牽前一個人的衣角,像“開著小火車”般有序前行。途中,一個小女孩將親手采摘的“狗尾巴草紀念品”送給老師,用稚嫩的聲音說著“下次還有哦”,老師們心中泛起臨行前不舍的酸澀,卻仍微笑著收下這份特殊的禮物,將這份情誼珍藏心底。
合影定格瞬間,寄語共赴前程
活動最后,支教團成員與孩子共同合影留念。鏡頭定格下一張張洋溢著笑容的臉龐,也定格了這段短暫卻意義非凡的支教時光。
圖為支教團與孩子們的合影 這場跨越千里的支教活動不止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關于希望的接力。當“虔南星火”的微光與留守兒童眼中的星光交匯,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課堂里的頓悟、陪伴中的成長,更是教育公平在鄉土間的生動實踐。這束星火或許微弱,卻足以照亮一個孩子探索世界的起點;它終將延續,因為播下的種子會破土而出,傳遞的善意會生長成林,讓教育的光芒真正照亮每個角落。
撰文|包智慧
圖片|姜天澤 茹文澤 伏曦 王子恒
一審|伏曦
二審|方晶碩
三審|趙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