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詳細了解江蘇省平臺經濟從業者五險一金參保的實際狀況,精準把握平臺算法機制對這一群體工作與生活產生的復雜作用機制,并全面剖析權益保障與發展問題,2025年7月6日至7月20日,蘇州城市學院“新職薪火,算法有度”社會實踐團展開了一場深入而細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選取了蘇州市、淮安市、宿遷市作為調研地點,旨在通過實地走訪與深度交流,探索平臺經濟從業者的真實待遇與權益保障現狀。
圖為實踐成員啟程調研前于學院集體合影。錢開勇 供圖
姑蘇巷陌:深度訪談揭眾包與專送參保差異 在蘇州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實踐團成員頂著炎炎烈日,穿梭于古城街巷與繁華商圈之間,將調研的重點放在了快遞站點和外賣騎手聚集地。成員們分為若干小組,每組負責一片區域,通過面對面的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收集從業者的五險一金參保情況、平臺為其繳納五險一金的程度、平臺算法分配訂單的具體情況以及反饋渠道等關鍵信息。
圖為實踐成員在蘇州市姑蘇區某快遞驛站對快遞員進行訪談。陳樂郡 供圖
淮水楚韻:線上預約+線下走訪破解參保難題 面對淮安平臺經濟規模較小的挑戰,實踐團創新采用“線上預約+線下走訪”雙軌策略。一方面,通過社交媒體和本地生活群組發布調研邀請,提前約定訪談時間與地點;另一方面,深入社區、高校周邊及商業中心,主動尋找從業者進行現場溝通。團隊成員花費大量時間協調溝通,足跡覆蓋淮安更多城區,系統收集從業者的工作日程、任務分配感受及平臺互動細節。
圖為實踐成員在淮安市淮陰區中國郵政快遞分撥點對管理人員進行訪談。張譯文 供圖
項王故里:社交媒體助力新興城市算法與保障調研 作為江蘇省內平臺經濟發展的新興城市,宿遷的調研工作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實踐團成員不僅走訪了多個外賣站點和快遞集散中心,還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力量,廣泛收集從業者的參保意見和算法體驗。在走訪過程中,成員們與站點負責人、騎手以及快遞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們在參保和算法分配方面的具體情況和面臨的挑戰。同時,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調查問卷和訪談邀請,吸引了大量從業者的參與和反饋。在與受訪者的交流中,成員們深刻體會到從業者對于完善社保體系的迫切期待,以及對于算法更加公平、合理的渴望。
圖為實踐成員在宿遷市泗洪縣某商業街對京東外賣員進行訪談。王瑾 供圖
三城聯動:共繪平臺經濟從業者權益保障藍圖 此次蘇淮宿三城之行,讓實踐團成員對平臺經濟從業者的參保狀況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了解。通過實地調研和深度交流,成員們不僅收集了大量寶貴的一手資料,還與從業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始終秉持著客觀、公正、負責的態度,認真記錄每一份反饋和數據。他們深知,這些資料和數據對于揭示平臺經濟從業者權益保障的現狀和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成員們也深刻感受到了從業者對于改善待遇和權益保障的迫切需求,這更加堅定了他們為社會貢獻力量的決心和信心。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平臺經濟從業者權益保障問題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對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生動實踐。未來,蘇州城市學院“新職薪火,算法有度”實踐團將繼續秉持初心,關注平臺經濟從業者的權益保障問題,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圖片:陳樂郡
文字:王瑾、張譯文、梁緣
指導老師:李惠娟、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