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領悟長江源生態保護的時代價值,感悟高原村落發展的奮斗歷程,7月24日,長安大學“陜青同行石榴情?逐夢兩路勵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村史館,通過沉浸式參觀與互動交流,追溯長江源頭的人文歷史,汲取新時代青年的生態擔當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在長江源村村史館
長江源村村史館位于唐古拉山鎮,2020年6月正式開館,以“一館兩廳一廊”為主體結構,生動展現了從游牧遷徙到生態定居的歷史變遷。館內的長江源水系沙盤、藏族環保志愿者雕塑、傳統牧民生活場景復原等展品,輔以老照片、民族服飾及生態監測工具等老物件,系統還原了長江源村從艱苦創業到綠色發展的全過程,被譽為“高原生態文明的活標本”。
圖為實踐團隊參觀長江源村史館的圖片
講解員結合館內影像資料,講述了長江源村建設中各族群眾團結協作、守護水源的感人事跡,引導隊員們思考“缺氧不缺擔當、艱苦不懼奉獻”的時代意義。在環保志愿者雕塑前,實踐團隊開展了“青春對話自然”主題分享,隊員們紛紛表示,要以長江源守護者為榜樣,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踐行生態優先的樸素誓言。
圖為講解員向實踐隊員講解長江源村生態保護的具體內容
此次研學活動讓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長江源村不僅是長江水系的發源地,更是各民族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家將以此次參觀為契機,傳承長江源精神,在服務國家生態文明戰略中書寫青春華章,讓民族團結與生態之花在雪域高原永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