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雅韻染九州,文脈灌云川”泰州實踐隊6名隊員前往世澤雕藝園參觀學習,隨后赴斜橋社區開展木雕文化宣講活動。此次實踐旨在深入挖掘泰州木雕的技藝精髓與精神內核,通過沉浸式體驗與社區互動,讓傳統工藝中蘊含的堅守與專注走進大眾生活,這也是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關鍵環節。
隨著實踐隊員坐車到達泰州世澤雕藝園時,映入眼簾的是帶有藝術氣息的世澤園外觀,附近植被的茂密更襯出這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園林。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人員開始探索充滿木材清香的世澤園。世澤園大概分為兩層,一層是簡單小型的藝術木雕作品,是進行欣賞和簡單展覽的一個作用,其次,在二樓則是大型的木雕藝術展覽品。
圖為帥春燕大師作品《龍宮探寶》楊美玲供圖
在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木雕傳承人帥春燕大是耗時7年精雕細琢,從選材、設計、創作的《龍宮探險》作品。蒼茫云海中,兩條精神抖擻的蛟龍,騰踔太空。龍身的鱗片、胡須清晰可見……歷時7年的創作,氣度從容渾然天成,問鼎第十二屆中國工藝美術“中藝杯”收藏金獎。“龍宮探寶”,雕塑的體積感和立體感,使得藝術理念與處世感悟得到提升。此品長2.8米,高60厘米,木雕中部,蒼茫云海中,“潛伏”著兩條蛟龍,兩只龍首相距不足1米,隔空相望。右邊的一條龍張開龍爪,吞云吐霧,尾巴高高翹起,威風凜凜。“龍宮探寶”,是萬木“精靈”古沉木,納氣聚財的風水寶物,氣度從容,渾然人成。巧藉自然,妙施雕琢,從創意、設計到制作完成,整整花了7年時間。這件作品不僅僅是對于木雕藝術的詮釋,更是對于木雕傳承人精神的完美詮釋。
圖為實踐人員采訪傳承人帥春燕大師 徐小閔供圖
參觀完世澤園后,實踐人員很榮幸的見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第五代傳承人帥春燕大師,隨后,實踐人員對帥春燕大師進行了關于傳承木雕精神的采訪,其中實踐人員問到“您認為在非遺木雕這項工藝里最需要具備的精神是什么”,只見帥春燕老師目光堅定的回答到“是責任,是肩上的那份應盡的責任。”帥春燕大師還提到:“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包括我的爺爺和我的父親都在堅守著這份屬于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我覺得就應該一直傳承下去,這不僅是一門手藝,同時也是對于我們老祖先智慧的最好詮釋。”帥春燕大師的一番話,讓實踐成員的心也為之撼動,此刻,屋子里的一件件藝術品不再只是孤零零的,它們被賦予了生命力,是歷史工藝的見證者,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詮釋。
圖為實踐成員在世澤園大廳合影 楊美玲供圖
時光總是如此短暫,實踐隊員于帥春燕大師告別之后也踏上了回學校的路上,大家沉默不語,或許這次的實踐活動,讓每個人的心里對于文化精神的傳承又有了深刻的理解吧。
投稿人 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