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鄉野,蟬鳴與稻浪交織。2025年7月17日,應習近平總書記“要加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課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一場以“長征路·新時代·正青春”為主題的思政課于重慶市綦江區石壕鎮開展,讓紅色基因融入田間地頭,讓青春夢想扎根鄉村沃土。這場由重慶師范大學“三下鄉”實踐隊打造的課堂,以藝術表演與真情講述為筆,為院壩里的“中國夢”寫下生動注腳。
圖為院壩里的思政課場景 黎桂芳攝
第一篇章“長征路”:尋訪足跡,感悟信仰力量院壩。實踐團成員首先通過前期深入走訪,探尋當地可能與長征相關的歷史印記。他們拜訪了曾親歷革命烽火歲月的老人后代,收集口述歷史。在院壩課堂上,成員們身著簡樸服裝,以情景講述結合朗誦的形式,再現了紅軍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片段。院壩角落懸掛的老照片、征集到的老物件,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將宏大的長征精神具象化為可觸可感的鄉土記憶。
圖為實踐團成員拜訪紅軍后代了解歷史 吳思逸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演繹紅軍故事 黎桂芳攝
圖為當地居民表演過去的故事 黎桂芳攝
第二篇章“新時代”:扎根實踐,觸摸振興脈搏。成員們化身“主播”,現場模擬為當地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的場景,幽默風趣的介紹引得村民陣陣笑聲和掌聲,我們才真切體會到,知識和技術在鄉村大地上真的能開出‘致富花’。”這一篇章,沒有空洞的口號,只有鮮活的實踐案例和村民們實實在在的認可,生動詮釋了青年學子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
圖為春燈村特色農產品蜂蜜 吳思逸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展示帶貨 黎桂芳攝
圖為春燈村當地農產品 黎桂芳攝
第三篇章“正青春”:院壩誓言,激蕩青春回響。在院壩柔和的燈光下,實踐團全體成員整齊列隊,面向鄉親們和帶隊老師,分享他們深入鄉村沃土后的心靈震撼與青春感悟。當孩子們清澈的眼睛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緊緊拉著我們的手時,“強國有我”不再是一句遙遠的口號,它就握在我們掌心傳遞的溫度里。
院壩里的青春誓言:扎根大地,強國有我。分享環節結束后,全體實踐團成員在院壩中央肅立,面向鮮艷的團旗,在村民和老師的見證下,舉起右拳,莊嚴宣誓:“我志愿,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我承諾,扎根祖國大地,服務鄉村振興!我奮斗,將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國家!”鏗鏘有力的誓言劃破鄉村寧靜的夜空,在院壩上空久久回蕩,這是新時代青年對歷史的回應,對時代的承諾,更是對未來的堅定回答。
圖為重師青年學子進行宣誓 黎桂芳攝
院壩里的思政課落下帷幕,但紅色的種子已在心中扎根,青春的夢想已在田野啟航。長征路上的初心,新時代里的奮斗,青春歲月里的擔當,在這個小小的院壩里交融成最動人的旋律。原來‘中國夢’從不是遙不可及的宏大敘事,它就在每一個鄉村的變化里,在每一個普通人的笑容里,在每一代青年的接力奮斗里。
圖為重師青年學子大合影 黎桂芳攝
重慶師范大學的學子們,以實踐為犁,以智慧為種,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深耕希望的田野。他們步履不停,丈量城鄉阡陌,將嚴謹的學術之光傾注于每一個求索的心靈,讓知識的奇妙與價值,化作驅動時代進步的澎湃動能。重慶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始終高擎思想旗幟,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扎根大地、情系民生的社會實踐,普及科學真知,播撒創新火種,用熱忱與學識踐行青春的錚錚誓言,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中奮力書寫屬于化學人的華彩篇章!
圖為重師化學學院青年學子合影 黎桂芳攝